电线电缆的防潮措施有哪些
发布时间:
2025-11-07
水分对电线电缆的危害是渐进且致命的。它会导致绝缘电阻急剧下降,介质损耗增加,在电场作用下引发水树枝现象,最终击穿绝缘层。对于金属导体,潮气会加速其氧化,增加电阻,造成能量损耗与发热,严重威胁供电安全。因此,从生产到报废的全生命周期内,防潮措施的贯彻至关重要。
一、核心防御:材料与结构设计
防潮的第一道防线始于产品本身的设计与制造。
金属导体的防护:采用紧密压实的导电线芯,减少导体间隙。对铜导体进行镀锡处理,是防止氧化最为经典有效的工艺之一,能显著提升导体在潮湿环境下的抗腐蚀能力。
绝缘与护套材料的选择:选用吸湿性低、透潮率小的聚合物材料,如交联聚乙烯(XLPE)、聚氯乙烯(PVC)或低烟无卤阻燃料。对于要求极高的场合,可采用全封闭的金属护套,如铝塑复合带纵包封装,形成绝对防潮屏障。
多层结构保护:在电缆结构设计中,增设 radial water proofing 径向防水层。例如,在铠装层内外添加沥青涂层或阻水膏,或在绝缘屏蔽层外设置金属护套,有效阻隔水分纵向和径向渗透。
二、工艺与填充:构筑内部防线
在缆芯的缝隙间构筑防线,是提升电缆本质防潮能力的关键。
阻水缆设计与阻水粉/膏的应用:在电缆缆芯的间隙中填充特种阻水粉或阻水膏。当水分从电缆端头或因护套破损侵入时,这些材料会迅速遇水膨胀,形成凝胶状物质,自动堵塞渗水通道,实现“自愈合”般的主动防御。
严密封装的接头与终端:电缆接头和终端是防潮的薄弱环节。必须采用密封性能优异的冷缩或热缩式接头,并严格遵照工艺要求进行制作,确保其气密性和水密性,杜绝水分从此处侵入。
三、外部环境管控:存储、运输与敷设
精良的电缆产品若在后续环节管理不当,所有内在防护都将功亏一篑。
规范的存储与运输:电缆应存放于干燥、通风的室内仓库,避免直接接触地面,建议使用支架承托。室外临时存放必须用防水篷布严密苫盖。运输过程中同样需做好防雨、防潮措施。
科学的敷设管理:直埋敷设时,应确保电缆沟底部平整、无尖石,并铺设沙层或软土层作为垫层。敷设后回填土应夯实,避免沟内积水。在管道、隧道或电缆沟内敷设时,需保证排水系统畅通,防止电缆长期浸泡于水中。
四、运维与监测:全生命周期的守护
防潮是一项持续的工作,离不开后期精心的维护与管理。
定期巡检与状态评估:定期对电缆线路,特别是接头、工井等关键部位进行巡检,检查外护套是否有破损、变形。对于重要线路,可运用在线监测技术,实时监测绝缘电阻等参数的变化,及时发现受潮隐患。
受潮后的专业处置:一旦发现电缆受潮,应立即停电,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处理。对于轻度受潮,可采用通入干燥热氮气等方法进行排潮;对于严重进水或绝缘性能已不可逆下降的电缆段,则应果断切除并更换。
结语
电线电缆的防潮,绝非单一环节或单一技术所能解决。它是一个贯穿于“材料选择—结构设计—生产工艺—储存运输—敷设安装—运行维护”全链路的系统工程。只有构建起这样一道从内到外、从静态到动态的立体防护网,才能真正为电力与信号传输筑起一道坚实可靠的安全生命线。
Key words:
杭州中策电缆有限公司
扫一扫,领取宣传册
手机查看